中国医疗美容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医疗美容》CN11-6007/R月刊,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认定学术期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认定的“A类”学术期刊,属于医药卫生类临床医学期刊。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志愿为本刊主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整形外科)主任赵振民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建六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徐宝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主任段华教授,湖南省人民医院整形科主任谭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吴文育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主任亓发芝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副主任李圣利教授为本刊副主编(排名不分先后)。邮发代号82-366。目前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本刊为唯一的国家级的涵盖医疗美容全学科的学术期刊,办刊着眼于医疗美容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新理论、新技术与临床经验相结合的模式推动医疗美容的稳步、健康发展,以百家争鸣为方针给予医疗美容工作者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刊登文章以近年重点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研究为主,辅助医疗美容工作者临床、科研决策。

JAMA:负财富冲击,会使死亡风险增加1倍以上

时间:2024-12-03 15:08:23

残酷的现实给人们当头一棒。那么,因钱财突然的损失而导致生命提前终结的事件,是偶然或少数,还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多数事件呢?

国际顶级医学期刊JAMA刊登的一篇文章“Association of a Negative Wealth Shock With All-Cause Mortality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就对此问题做了相关研究报道:负财富冲击,会使死亡风险增加1倍以上。

JAMA:负财富冲击,会使死亡风险增加1倍以上

研究背景

负财富冲击是指资产净值的巨大突然损失。研究显示,负财富冲击与短期健康不良变化之间存在显著关联,这些不良变化包括抑郁和焦虑、自杀、心血管功能受损和药物滥用的风险增加。

中老年出现的负财富冲击可能会导致其经济地位的永久性改变,因为收入的潜力降低了,经济上从冲击中恢复的能力也降低了。然而,对于负财富冲击对健康的潜在长期影响,人们知之甚少。

基于此,该研究开展了一项针对美国老年人的全国代表性研究,在20年的随访期间里,确定财富缩水的人群是否比资产净值一直为正、资产净值为零或为负的人群的全因死亡率更高。

研究内容与结果

从1994-2014年,共计8714名参与者接受了平均17.7年的随访。参与者关于财产变化的问题,包括住房、企业、个人退休账户、支票和储蓄账户、投资控股、车辆和任何固定资产,以及未偿债务、住房抵押贷款。如果参与者不愿意或无法给出自己财富的准确价值,他们可以大致给出财产的价值范围。

在研究样本中,2430人在随访期间经历了负财富冲击,749人在基线时资产贫困。51岁以上的美国人口中,有26.2%的人经历了负财富冲击,有6.9%的人长期资产贫困。

随访期间共有2823名参与者死亡。在正财富组中,粗死亡率为每30.6人/1000人年,相比之下,负财富冲击组中粗死亡率为64.9人/1000人年,资产贫困的人的粗死亡率为73.4/1000人年。与参照组相比,经历负财富冲击的人的死亡率调整HRs(风险比)为1.50,基线时资产贫困的人的死亡率调整HRs为1.67。

JAMA:负财富冲击,会使死亡风险增加1倍以上

JAMA:负财富冲击,会使死亡风险增加1倍以上

特设亚组分析发现,负财富冲击暴露与性别、种族或净资产基线类别之间未发现显著交互作用。对财务风险厌恶程度低的人HR为1.18,中度风险厌恶的人HR为 1.35,厌恶财务风险的人HR为 1.61。

随后的统计发现,负财富冲击的流行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JAMA:负财富冲击,会使死亡风险增加1倍以上

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证明了负财富冲击与长期不良健康结果之间的关联,包括抑郁和焦虑、自杀、心血管功能受损和药物滥用。与没有失去家园的财富冲击相比,失去家园的财富冲击与死亡的关联更强。

负财富冲击会延误必要的医疗护理和不完全遵守处方药物造成的不良健康结果,包括死亡率上升。对于那些医疗需求引发财富冲击的人来说,这一潜在途径可能尤其突出,因为对慢性病患者人群的研究表明,那些报告医疗费用带来经济负担的人预后较差。

从负面财富冲击到全因死亡的另一个潜在途径是通过经济损失带来的社会心理压力。实验研究表明,负财富冲击后,大脑区域会激活,这可能导致心理健康状况和物质滥用的风险更高。除了自杀直接导致死亡率上升外,精神障碍和药物滥用也与长期死亡风险有关。

负财富冲击的压力也可能产生不良生理变化。研究表明负财富冲击与短期收缩压和炎症升高有关,而这些生理反应来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

对金融风险更有容忍度的性格特征可能会缓冲冲击带来的压力。在事后亚组分析中,发现金融风险厌恶与负财富冲击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基于此,小编认为钱没了还可以再挣,每个人都应放宽心,有个好心态)。此外,压力和心理健康的关联可能仅限于负财富冲击,因为对正财富冲击的研究表明,与心理健康的变化没有关联。